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發表施政報告,強調創新及科技是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動力,政府落實在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「港深創新及科技園」,土地面積是科學園的四倍,政府將投放180億元,完善創科生態系統。而正在擴建的科學園預料三年後落成,總樓面面積增至40多萬平方米。
為進一步支援創科生態圈發展,政府建議在科學園旁興建「創新斗室」,提供靈活設計的住宿單位,配以共用工作空間等設施,租予科學園內的培育公司或初創企業人員,或園區內其他公司的外地科研人才。科技園公司正進行詳細研究,爭取擴建計劃完成時一併落成。
推動「再工業化」方面,政府正籌備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數據技術中心和先進製造業中心,分別三年後和五年後落成。
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,表示會繼續在短、中、長期增加土地供應,解決房屋問題,項目可共提供逾60萬個住宅單位。預計未來三至四年,一手住宅物業供應量達94,000個單位,較本屆政府上任時高出45%。2016/17年度起的五年內,政府預計興建公營房屋單位約94,500個,當中公屋單位約71,800個,資助出售單位約22,600個。
短中期方面,政府會繼續更改土地用途,提升發展密度,包括210多幅新房屋用地、啟德發展區、鑽石山綜合發展區、三個石礦場、鐵路物業發展、市區重建項目等,共可提供逾38萬個住宅單位。
中長期方面,各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建可提供逾22萬個住宅單位、逾860萬平方米工商業樓面,當中包括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、東涌新市鎮擴展、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元朗南發展,以及小蠔灣車廠、八鄉車廠等潛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。
此外,政府會盡快展開龍鼓灘和馬料水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。馬料水約60公頃填海工程將與毗鄰沙田污水處理廠前址的28公頃土地一併規劃,用作高科技和知識型產業、住宅及其他用途;龍鼓灘約200公頃填海則會供工業及其他用途。
梁振英指,政府會於上半年公布大嶼山發展和保育藍圖,方向是「北發展南保育」。北大嶼山將作經濟及房屋發展,包括機場北商業區、東涌新市鎮、港珠澳大橋口岸上蓋及小蠔灣;東北大嶼山則部署在欣澳填海,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,作休閒、娛樂和旅遊發展;其餘大部分地區用作保育、休閒、文化和生態旅遊用途。
施政報告建議利用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土地,並非用於發展地產,而是興建公營房屋和老人院舍,滿足基層上樓和中產置業需要。梁振英表示,利用郊野公園的合適土地,可興建數以萬計類似居屋的單位,由政府收回、開發和平整土地,並負責上蓋建築成本,不用納稅人補貼,樓價可低於居屋。他指出,香港樓價高,原因不在建築費,而在地價昂貴。
香港科學園